首页 > 新闻资讯 > 电影评论电影评论

大片不是因为原型伟大而为大片

发布时间:2023-05-22  人气:295

偶遇机会看了一场电影《邓小平小道》。去之前,还在想如果这部片子和其他一些主旋律片子一样很教科书、很宏大,我要不要提前退场,本身也要提前去赶地铁末班车的。打定主意落座,可没想到影片一开场就把我震惊到完全沉浸下去了。

image.png

影片一上来就是完全的大片感,用镜头交待了一下历史背景后,就来到了一处光线较暗的车间。我们看清楚是几位工作人员带着一男一女两位老者向里走,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位高个解放军战士。显然观众都认得出那位老者是邓小平同志,他视察工作吗?不像,穿着工作服呢。只见他面带微笑地来到指给他的车床前认真地摆弄起来,表情还有些严肃。影片演到这心中的疑问还没有完,后边跟着的军人和女同志是谁?带着问题去看很快就看下去了。原来这是一部反映伟人生活片段的影片,这个生活片段非常特殊,讲述了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江西南昌城郊的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三年零四个月的劳动生活。当年小平同志心系家国情怀于一身,坚强隐忍,忧国忧民,一边劳动,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却仍然思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令人感慨。

就在小平同志和车间工人师傅们共同劳作,打成一片的同时,不一样的地方来了。车间主任罗朋提议修建小平同志上下班的小道,黄干事开始并不同意,经过主任反复给他讲安全和节省时间的意义他才答应,看他对邓小平的护卫管理工作认真到近乎苛刻,真是令人着急忧心。正如影片所揭示的那样,小平同志在新开辟出的小道上和夫人并肩前行、风雨无阻,由一条乡间小道走出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这也是电影《邓小平小道》名字的由来。

影片里小平同志将那时家里管理的非常好,分工明确:自己管种菜,小平同志的养母管做饭、夫人上班并管家务,就连没有生活收入的那几个月也挺过来了。我们看到那时的小平同志一家在昏暗的房子里吃晚饭的情景:桌上简单的饭菜和百姓家是一样的,仿佛我们自己过去生活的写照,相当有熟悉感;昏暗的灯光下小平同志在学习,却依然不忘百姓生活和国家大事。影片里还有许多像这样的生活细节均令人难忘,例如:

小平同志与夫人互相搀扶着走在专门为他们开辟出的小道上,一步一脚印,每一步都走出力量与坚定。

车床上操作着的小平同志,一直俯腰坚持把手头活干好再下班,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工作认真到底的拧劲。

小平同志在车间工作时身体突然不适,工人们急忙买回红糖沏水给他喝下才缓解了病情,展现出那个时代物资的匮乏,60几岁的小平同志营养和体力都跟不上,可他依然顽强乐观地坚持着。

当小平同志听到儿子邓朴方的消息时,作为父亲,他克制住自己极度难过的心情,在现有条件下把迎接瘫痪儿子的准备工作做好。

当那个年代红 卫兵小将们蜂拥追到修理厂车间门口时,小平同志依然在忙自己的工作,表现得那样坚毅、镇定自若。

全家为邓朴方回到父母身边忙上忙下,小平同志更是担负起给他擦身、翻身、起坐的工作,同时,还要为儿子鼓舞斗志,一个白发老人面对这一切时的心态和做法,都被观众们深深铭刻在心。

在影片放到停发工资改发生活费以及小平同志自建厕所等情节时,都能看出小平同志的豁达与幽默,处处体现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儿子请求工人师傅修理他家的收音机时,了解到了百姓生活更深的一面,我们见到了他凝重思考的神情。

两次电话的细节不仅让观众提心屏气,还表现了小平同志对家国态度的不同,一次是为儿子的病,一次是他静静地倾听国家“恢复工作”的召唤,那时他握电话的手缓慢到空气都凝重了,似乎早已时刻准备好,异常的平静,反映出他的做事原则和作为政治家的成熟。

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临走时,谜底之一才揭开,那就是车间主任罗朋实际上是公安部下放干部,一直暗地里保护着小平同志。小平同志还肯定了黄干事的工作,解除了黄干事的不安心理,表现出了伟人的处世格局。

编剧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出发,围绕小平同志走了三年多的小道,设置悬念、表现人物、展开故事,从而让观众体会到朴素、善良的友情,困境下的父子情,以及同甘苦的夫妻情;感同身受当年人们生活的艰苦,年轻人身体残疾时精神的苦楚;感怀于小平同志当年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未来执着的信念。观看完全片,我们要学习的是:身在逆境时,仍有初心、有信念、有理想,才能“想得开、挺得住”。

观影中我从未开小差更没想到要去赶地铁,一直被影片的故事情节所抓住,一会儿泪目、一会儿揪心、一会儿高兴,最后的结局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人物的伟大,什么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邓小平小道》做到了!

这里不得不感谢导演、编剧等大艺术家们奉献上这么优秀的作品。著名编剧王兴东潜心十多年磨一剑,难怪他的作品都不一般,此次还兼艺术监制;演员卢奇、于慧、还有饰演车间主任罗朋的赵恒煊、饰演黄干事的何建泽、饰演邓朴方的张译文、饰演邓榕的刘妙,他们都在本片有非常好的表现,这样的制作班底保证了这部影片超强的大片感。

这里特别要说到饰演邓小平的演员卢奇老师,这次还兼任该片联合导演,为此他潜心研究准备,推掉很多社会活动和表演工作,让我们有幸看到了他“绽放”式的表演,将那时小平同志的一段生活经历演绎得如此惟妙惟肖、牵动人心,以致于让观众分不出演员和角色的差别,完全沉浸其中,好演员的张力、定力尽在该影片里。卢奇老师在整个片子里的表演基调是“内敛”的,就像在看似平静湖水中蕴育有强烈的情感,让每位观众都感应到了这高浓度的氛围,饱满而不饱和恰到好处。比如演绎小平同志的“心潮澎湃”“忧国忧民”“委屈愤懑”“倔强坚韧”“乐观幽默”“信念信心”等等,可以说卢奇老师把这么多年饰演邓小平同志方方面面经验积累到现在的一个总爆发,观众直到影片最后出来字幕才缓过神来盯住那赫然写着的名字,心里惊呼:噢,是卢奇!

大片不是因为原型伟大而为大片,大片是因为“编导摄服化道制美演”等各个工种都齐头并进地一起向着“精湛”“艺术精品”的目标拼力前行才形成的,才有了今天观众看到的“这伟人就是伟大”、“小道不小真大片矣”的感悟。

影片中几位配角的表演一样令人过目不忘,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此仅说下饰演邓榕的女孩刘妙,影片凝重沉闷的氛围里,只要有邓榕出场就有欢快,有她在观众就可趁机舒口气,觉得青春美好回来了,邓榕这个人物成为本片的一抹亮色。饰演者刘妙捕捉到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突出人物的单纯和外在的喜怒哀乐。20出头的知青邓榕看到哥哥邓朴方的腿时伤心不已,但善解人意的她很快调整好自己,掩饰住了自己的心情不让哥哥看出来,坚强地露出了笑容,表现出邓榕在艰苦环境下的乐观精神。观众随着她的表演也将眼泪忍住,此表演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充沛,拿捏到位。

在影片后半部分包粽子的一场戏里,当小平同志听说当地人没有粽子吃,和他们分别对待,即使是刚刚和他们一起高高兴兴包粽子的人也没有粽子吃,他第一次拒绝了黄干事的要求,命他一定将粽子送给大家,否则自己吃不下。这时邓榕坚定地支持爸爸,并将桌上小袋白糖抓起就追上黄干事要一起给到大家,邓榕那种直接的爱憎分明、善良勇敢都被刘妙表现了出来,情绪很足、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使这一人物在影片中大放光彩,令人记忆深刻。

最后,影片结尾灯亮了,观众忙擦拭着自己的眼睛,但仍注视着银幕直到字幕走完,大家身体不约而同地依旧未动、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转自《江西晨报网》,作者:连莲,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际交流合作委员会秘书长

COPYRIGHTS © 2015-2018 Beijing Starline International Film & Television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52256号 技术支持:苏州企业网站制作